美国“驱动”网站有个叫“战争地带”的栏目说,中航工业成都所弄的那个六代机,大伙儿都管它叫歼-36,最近又飞了一次,距离头一回试飞才两个多月。这次歼-36试飞时,轮子都收起来了,而且身边也没歼-20S陪着。报道里头还放了张图,歼-36三台发动机一块儿猛踩油门往前冲,这意思就是说,歼-36的研发速度比大家想的快多了。
美国“动力”网站对这款战斗机的驾驶舱安排挺感兴趣,他们觉得用并排两个座位的设计可能更靠谱。英国的《飞行天地》杂志则深入讲解了歼-36,还放出了一张六代发动机开足马力的照片,对这款六代机的发动机型号和性能进行了不少猜测。
说到歼-36战机的座舱设计,有两种不同的看法。一种是比较老派的,就是前后排列的双座设计;另一种就比较有争议了,是并排双座。像“驱动”这个网站,还有英国的《航空航天》杂志,它们都比较看好并排双座的设计。
战机并列双座到底有啥特别呢?简单来说,就是在机身长度不变的情况下,它跟串列双座比起来,占的地方更小。这样一来,就能空出点地方多加个油箱,对提升战斗机的飞行距离和作战范围可有帮助了。
另外,并列双座的设计能避免一些设备和仪表的重复安装,这样飞机就能变得更轻。要是用串列双座,那前后舱都得装上油门和一堆相关仪表,多费事儿。而并列双座的话,两位飞行员共用的设备只要一套就够了,放在他们中间的中央控制台就行。比如主控制板、油门杆、起落架控制手柄、襟翼控制装置、导航操纵板、通信导航和敌我识别操纵板,还有电子战操纵板这些,都搁那儿,方便得很。
另外,在前仪表板的正中间那块地方,咱们能装上一个主多功能显示器,这个显示器是给两位飞行员一起用的。每个飞行员眼前也都有一个多功能显示器,上面会显示任务相关的战场情况、武器怎么控制这些信息。这样一来,就能尽量避免设备上的重复,让大家都用得方便。
三是为了让两名飞行员能轮流操控和换班休息。在串列双座的设计里,飞行员几乎没有活动余地,都被安全带牢牢绑在弹射座椅上,这样一来,飞行时间长了就很难缓解疲劳。但要是并列双座的话,两名飞行员在交替操控时,可以把座椅往后挪动一下,趁机休息一下,这样个人的疲劳问题就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。
如果说战机用了并排两个座位的设计,那就意味着它很看重对天上、地上还有海上的攻击能力。说来也巧,大家聊起成六代(歼-36)的打仗任务时,主要就纠结于它是隐身轰炸机,还是多功能的隐身战斗机。不管是隐轰还是多功能的隐身机,反正它们都得去对地、对海进行打击,所以成六代用并排双座设计的可能性,看起来比前后双座要大得多。
美国“动力”网站觉得,成六代(歼-36)的设计思路,可能是跟着现在全球第六代战斗机“一机多用”的大趋势走。就是说,第六代战机不再分专门打空中的战斗机和专门支援地面的攻击机了,而是造一个更大、更多功能的空中平台。这个平台感知能力强,能带更多弹药,然后根据不同的战场情况和任务,换上不同的武器去应对。
得提一下,歼-36,咱们说的成六代机,在第二次试飞时,网上流出了发动机开足马力的照片。你瞅瞅那照片,歼-36的三台发动机马力全开,喷火口那叫一个亮堂,而且三个喷口的直径,还有尾火的颜色,都一模一样。要是这照片是真的,那歼-35用的三台发动机很可能就是同一型号的。
英国有个叫《航空航天》的杂志,对那个成六代战斗机,也就是歼-36的技术指标做了些猜测。据说啊,这歼-36装了三台超牛的涡扇发动机,每台推力能达到9.98吨。它飞得老快了,最快能到1.8马赫,超音速巡航时也不含糊,轻松超过1.5马赫,当然啦,这还得看发动机的表现。现在测试中的歼-36,用的应该是升级版的涡扇-10C发动机。但等它正式服役,那发动机可就得换成推力更大的涡扇-15了。
英国有个叫《航空航天》的杂志,聊到了成飞的六代机,就是那歼-36。他们对这飞机的发动机型号、进气道设计、内置的弹药舱,还有机翼的后掠角度都给出了些看法和分析。
说白了,涡扇-15对成六代的重要性,就跟涡扇-10对歼-20一样,都是那种关键的门槛级发动机。而成六代想要达到的目标级发动机,就是那个还在研发中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。
#百家说史品书季#
